(额,这张图背后的故事就不告诉你了)
甚至有些作品都不需要什么故事情节,单凭一个萌字就能吸引一部分人气,像是废萌作品《黄金拼图》,故事枯燥乏味,但偏偏人气还不低——
“萌”到底有什么好?为毛一个“萌”字就能吸引这么多人呢?
今天阿政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。
其实如果你了解一些进化心理学就能明白背后的原理,对“萌”的喜好是深埋在我们基因中的本能。
我们人类在幼儿状态是没有任何自保能力的,只能依靠成人的保护,而为了确保种族的延续,在漫长的人类史中,我们在本能中逐渐铭刻上对幼儿天生的好感,成年人在好感的驱动下会去主动保护和关爱婴幼儿。
而那些萌物之所以能激发人们的好感,是因为它的外表具备人类幼体的特质,说白了就是看上去很像婴幼儿,这些特质能让我们产生移情作用,唤起人们心底对婴幼儿天生的保护欲与关爱欲。
这么说比较抽象,举几个例子你就知道了。
比如头身比,萌物的头身比最大是4头身——
更少一点的,还有2头身和3头身——
这种极低的头身比就是在模仿人类的婴儿状态,人类胎儿在2个月时的身长大约是2头身,5个月时是3头身,而在出生时会成长到4头身,等到人们成年后,差不多是8头身左右——
还比如面貌特征。
二次元中萌妹子的面貌特征是眼睛很大,而且眼睛位置处在头部中线以下,像《妖精的旋律》中失去记忆的露西,一脸萌样——
这种面貌特征就是婴幼儿的相貌,幼儿眼睛在面部的占比会比较大,而且在头部的中线以下,等到成年后,眼睛在面部的占比会缩小,并升高到头部中线以上。
还是《妖精的旋律》里的露西,她在恢复记忆后,样貌根本没变,只是眼睛位置往上升了一点,就透露出了一股冷酷的御姐范——
除了这些外表上的萌特质之外,还有性格上的萌,像是被称为蠢萌的情况。
有些动漫人物做了一些错事、蠢事,也会让人觉得萌,这种情况其实是在智力状态上模仿婴儿,婴儿因为智力发育还不完善,经常会做傻事。
像干物妹小埋就经常干出一些智商下线的事,但这种傻乎乎的样子也能让人萌出一脸血——
所以说,对“萌”的渴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,也难怪不少人沉迷于萌欲望中无法自拔。
但讨厌的是,有些东东也利用我们的本能来进行恶意卖萌——
天杀的QB,下地狱吧!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