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、家庭矛盾的累计
家庭矛盾是必不可少的,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亲子之间,夫妻之间发生矛盾,如果矛盾被解决了,那自然是皆大欢喜。如果没有解决,父母可能会把情绪带到孩子身上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,都可能会在琐碎的生活日常中渐渐显露出来,虽然暂时看起来风平浪静,但是时间长了自然会出现变故,只差一根导火索,便会直接引爆往日积攒的冲突,最终让父母感到厌倦。
孩子不能体谅父母的付出,这些都有可能会让父母对孩子的厌倦感越来越重。
4、妈妈自我价值丢失
很多女性为照顾家庭而放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,全心在家带孩子,但是因为孩子不听话,学习也不太突出,一旦出现了生活难题,有些妈妈就开始思考自己这样做值不值得,假如当初没有生下孩子,自己会不会过得更好。
5、育儿观念的冲突
很多家庭都有老人参与育儿,大多数年轻人和老一辈的人从思想上就有代沟,在育儿观念难免会出现冲突。
在冲突之下,难免会让宝妈怀疑人生,就很有可能产生“为什么要生娃”这样的想法。
实际上,许多时候家长对孩子态度的转变,并不是突兀的,而是有迹可循,肉眼可见。
父母要是有这几个表现,说明已经开始对孩子生厌
1、不再关心孩子
父母们对孩子的成绩、兴趣爱好通常都是十分在意的,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,父母们往往劳神费力。
但是如果孩子的总是不听家长的话,对家长的做法有抵触情绪,或是孩子的成绩依旧没有提升,时间长了自然会让父母心生厌烦,不再像以前那么关心孩子。
如果父母不再关心孩子,孩子的表现也无法引起父母的情绪变化,恐怕只能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,没有以前那么爱孩子了。因为关心孩子是父母疼爱孩子最直观的表现。
2、不再约束孩子的行为
在家庭里,往往妈妈是比较唠叨的角色,经常通过唠叨来约束孩子的行为,避免他们沾染一些坏习惯。比如孩子不洗脚、不刷牙、吃饭吧唧嘴等等不良行为。
但是有时孩子却不听管教,次数一多,难免让父母感觉孩子"难以教育",为自己的付出感到不值得,觉得心累。
当有一天妈妈再也无心管这些琐碎事,不再约束孩子的行为,说明妈妈心累了,开始对这些事感觉到厌烦了。
产生不爱孩子的想法,家长如何调整自己?
1、学会释放压力
如果家长觉得养娃的压力越来越大,心情越来越沉重,一定要寻找一个释放压力的途径,排解负面情绪,多多培养亲子感情,避免让负面情绪伤害到孩子和家庭。
家长可以让原本一成不变的生活发生一点小小的改变。比如可以重新拾起自己的爱好,做点能让自己心情舒畅的事情。找朋友谈一谈心,一起商议一个解决的办法等等。
2、学会与孩子相处
孩子的成长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,家长也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变化、孩子的叛逆,不断调整自己的育儿方法,与孩子多沟通,走进孩子的心里,也也让孩子更加了解家长。
3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
家庭矛盾必不可少,但是父母双方也要学会体谅、宽容,发生矛盾时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。
若家中有两代人共同参与育儿工作,很容易产生摩擦,当摩擦出现的时候。家长不要将怨恨的情绪藏在心里。可以将自己的意见拿出来,找到一种大家都认可的育儿途径,让家庭氛围逐渐和谐起来。
要是家长萌生了“我突然不爱自己的孩子了”这样的想法,不要感到害怕,也不要感到沮丧,家长要学会自我调整,释放压力,多与人沟通,多多培养亲子感情,让自己的爱重新回归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